智啟醫(yī)學(xué)新維度
服務(wù)電話: 180-1784-7121(微信同號)
WB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1灌膠總是不平怎么辦?
1) 玻璃要清洗干凈;
2) 過硫酸銨和 TEMED 的加量不合適,加量相對較多;
3) 加完試劑后沒搖勻,導(dǎo)致有些部位的聚合劑濃度不合適;
4) 另一個影響膠聚合的重要因素是溫度,為了讓膠更快的凝固而把膠放到50度的溫箱,受熱不均勻,也會造成膠聚合不均勻。
解決辦法:
1) 稍微注意手法,均勻加入。
2) 灌膠后應(yīng)該用水或者正丁醇壓膠面。
3) 邊緣膠是不容易聚合的,灌完膠后要立即加無水正丁醇覆蓋,濃度越低的膠越不要使用雙蒸水壓頂,另外還可以在壓頂試劑如正丁醇中添加少許 AP 來增加邊緣膠的凝聚強度。
2總是漏膠怎么辦?
可能原因:
1)漏膠很大的可能是接觸面不平整所致,所以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膠條平整;
2)另外就是膠體狀態(tài)了,膠條沒干燥可能漏膠;
3)膠條老化也可能漏膠。
解決辦法:
解決漏膠問題:
1)每次電泳完后,洗凈玻璃、膠條和其它附件。
2)避免玻璃邊緣(與膠條接觸處)破損很重要,尤其是下面和膠條接觸的地方。
3)要找一塊很平的桌面,使兩塊玻璃底面平齊非常重要。
防止膠條老化干燥:
1)膠條要干,跑完電泳后,膠條就放在實驗臺上晾著。
2)下面的膠條注意不要老化,如果有裂紋的話用保鮮膜墊在上面,也可以有效防止漏膠,或者反過來用。
3)玻璃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小的缺口,從而導(dǎo)致封條無法密封,裝好架子后,在玻璃底邊上抹上一層薄薄的凡士林就好了,兩邊多點(容易從兩邊漏)這樣就不會漏了,就算是用了很久的很多小缺口的玻璃都沒有問題,然后轉(zhuǎn)移到電泳槽的時候,去掉封條,把底上的凡士林擦干。
(注意,要擦干凈,尤其是少量進入了兩隔玻璃之間空腔的,因為凡士林不導(dǎo)電,會影響電泳的效果。)。
4)可以在海綿墊下再墊一些紙,使得它與玻璃貼的更緊密?;蛘咴诓AУ撞坑铆傊欠馍?。
5)因為兩塊玻板沒有放的對齊,底部不在同一個平面,所以封條封不嚴,重新對齊后就不漏了。以后每次只要在水平的桌面上仔細對齊兩塊玻板,再夾緊。用手感覺一下確定在同一平面上后,放到灌膠架并壓在封條上,卡緊。注意兩邊均勻用力,一般不會再漏。
6)先把兩塊玻片放在夾子上,不要加緊,放到架子上,使兩塊玻片的底部對齊,夾緊兩塊玻片,然后取下再在其下面墊上墊片,這樣一般就不會漏膠了。
3條帶跑得比較窄怎么辦?
可能原因:
1)可能因為膠凝的不均勻,聚合的不是很好;
2)可能與拔梳子有關(guān);
3)可能是樣品的問題;
4)可能是每孔上樣量不均勻;
5)可能是系統(tǒng)的 ph 出了問題。
解決辦法:
1)灌膠的時候盡量混勻.
2)拔梳應(yīng)該迅速,沖洗加樣孔的時候要小心,以免把上樣帶扭曲;膠配好了用槍吹幾下再灌膠,還有就是要等指示劑跑到兩層膠交界成一線時,再調(diào)高電壓。
3)如果鹽濃度較高,便會擠壓其它條帶,致使條帶寬窄不一,由于同樣的原因,樣品在凝膠中的速度會很慢,造成條帶走的較慢。
4)每孔上樣量不均勻,應(yīng)每孔中上樣量一致。
5)有可能是電極緩沖液,也有可能是凝膠緩沖液,更新緩沖液。
4“微笑紋”怎么辦?
可能原因:
1)"微笑"是因為灌膠的時候冷卻不均勻,中間部分冷卻不好,導(dǎo)致凝膠中的分子有不同的遷移率所致。這種情況在較厚的凝膠以及垂直電泳時常常發(fā)生。“倒微笑”也稱“皺眉”現(xiàn)象常常是由于垂直電泳時電泳槽的裝置不合適引起的,特別是當(dāng)凝膠和玻璃板組成的三明治底部有氣泡或靠近隔片的凝膠聚合不便會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
2)樣品中鹽濃度過高,點樣量太多或每孔點樣量不均勻,電泳電壓不穩(wěn)定或過高都有可能導(dǎo)致“微笑紋”出現(xiàn).
3)整個膠冷凝的不均勻,中間部分和兩端受熱不一樣而致成了「倒微笑」可能是因為兩端的膠凝的不好。
解決辦法:
1)灌注盡量均勻,安裝注意排氣
2)加 APS 和 TEMED 后應(yīng)該混合均勻。
3)注意電壓不可過高。
5 制膠時泡泡過多怎么辦?
可能原因:
1)可能與玻璃板清洗不干凈有關(guān);
2)可能與配膠時混合不勻有關(guān);
3)可能與水封時壓力過大有關(guān);
4)分離膠中的氣泡與插梳子有關(guān),垂直插容易產(chǎn)生氣泡,且不容意排除。
5) 還有一個制膠起泡泡的原因,就是配膠的液體全部在四度存放,室溫制膠時由于溫差及凝膠聚合反應(yīng)放熱的關(guān)系,液體中微小的氣泡在凝固的凝膠中也會放大成可見的較大的泡泡,這種情況在夏天室溫較高時更容易出現(xiàn).
解決辦法:
1),玻璃板要洗干凈,用洗潔凈洗,沖干凈后再用雙蒸水沖一,晾干。配膠的時候沿管壁緩緩加入各個成分,混勻的時候用手輕輕搖勻,如果用槍吹打時要緩慢且不要打到頭。
2)配膠時混勻要輕,盡量不產(chǎn)生氣泡,上膠時要快,槍也不打到底。加完分離膠后用雙蒸水封,待其凝固。即使在上膠時液面上有氣泡,加水后也會浮上來。分離膠凝好后,倒掉里面的水,用吸水紙吸干,再加濃縮膠,迅速插梳子。
3)倒膠的時候,用 1 ml 的槍沿一側(cè)緩緩加入,不要打到頭,以免帶入氣泡!
4)將膠在小燒杯里配好后,將電泳槽略微傾斜,將燒杯的嘴靠在玻璃邊緣,直接倒進去,速度快 ,而且不容易產(chǎn)生氣泡,不妨試試
5)用雙蒸水封時建議用 200ul 的槍加水,這樣壓力小,以免把膠沖起來!
6)國產(chǎn)的只能是緩慢加樣,別把氣泡加進去。如果加進去了,小心把整個板在桌上敲敲可以讓氣泡浮上來。
7)分離膠中的氣泡與插梳子有關(guān),垂直插容易產(chǎn)生氣泡,且不容意排除。將梳子傾斜 5-10 度插入,即使產(chǎn)生氣泡也可以也可以通過輕輕晃動梳子使氣泡從一側(cè)逸出。
8) 配膠時將制膠成分中除催化劑外的部分配置后放室溫下靜置一會兒,減小溫差后再加入催化劑制膠。
6凝膠腫脹或扭曲
注意轉(zhuǎn)膜之前,切割下來的凝膠要在轉(zhuǎn)膜緩沖液中浸泡平衡 5-10 分鐘,要含有 20% 的甲醇。
7條帶歪斜、漂移
當(dāng)按照陰極-海棉-濾紙-膠-膜-濾紙-海綿依次放好后兩塊板不能壓緊,因而在膠和膜之間可能存在潛在的間隙,電轉(zhuǎn)移時蛋白從膠和膜之間的空隙中流走。使用十幾張普通的草紙墊在兩塊海棉之間,條帶就可以變得非常的漂亮。 另外,轉(zhuǎn)膜時轉(zhuǎn)膜液要浸沒凝膠和膜,否則也可能出現(xiàn)上述情況。
8膜上單個或多個白點 轉(zhuǎn)膜時在膜與膠之間有氣泡。
做三明治時要逐層壓緊,趕盡氣泡。同時轉(zhuǎn)膜液要提前配置好,加好甲醇,轉(zhuǎn)膜前夜體內(nèi)氣泡排凈。氣泡存在的局部會抵抗蛋白轉(zhuǎn)膜,降低轉(zhuǎn)膜效率。
9轉(zhuǎn)膜緩沖液過熱,緩沖液離子強度過低,電壓及電流過高,同時,轉(zhuǎn)膜過程中注意降溫。
10背景過高
1)、封閉不全。
2)、一抗或者封閉液與膜蛋白的交叉反應(yīng)。
3)、一抗或二抗中某些不純的物質(zhì)也可以造成背景。
4)、抗體濃度太高,或孵育時間太常都可能遇到這種情況。
5)、 曝光時間的控制。
11沒有信號
1)、用單抗時比較容易出現(xiàn)這種情況。
2)、蛋白的表達量
3)、蛋白轉(zhuǎn)膜效率
4)、一抗二抗的效價問題
12微量進樣器堵塞怎么辦?
從預(yù)防入手,每次用后的進樣器及時用蒸餾水清洗!
如果堵了,不要緊,有辦法:可以用如下辦法解決:
1)、反復(fù)推拉上樣針,看是否可將堵塞物吹出來;
2)、方法 1 不靈,若是 25 或 50ul 的針,把針從后側(cè)拔出,然后重新插入,使其內(nèi)部產(chǎn)生氣壓,可能壓出堵塞物質(zhì);
3)、如上述方法不靈可以在拔出后注入些清水,然后重新插入,用水壓排出;
4)、后的方法,靈的方法:開始步驟同第 3 種方法中,在加入水后,將上樣器的前端針部放在酒精燈上煅燒至紅色(估計在什么位置堵的)。
注意 燒紅部分不要距離玻璃過近,然后,趁熱突然推 針,將水強行推出,通道打開后,再通過稀酸或稀堿沖洗即可!
5)、或者放在超聲清洗儀里,超聲試試 注意,切記在推拉過程中小心不要把針弄彎。